五月二十是什么节日(五月二十分龙节!)
中国历史悠久、幅员辽阔,还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。因此,至今仍传承着众多的民俗文化项目,这些民俗文化项目中已经有许多项目已经通过了申遗审核,成为中国极具地方特色的璀璨的民俗文化瑰宝!这些民俗集中反映了人们敬畏自然,祈福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向往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历五月二十的民俗吧!

农历五月二十是江南地区的分龙节+“水龙会”民俗+“龙晒衣”民俗!人们祈福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!
一、农历五月二十是江南一带的“分龙节”
“分龙节”,也叫“分龙日”,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。因为各地区的节气特点不同,因此,在不同地区分龙节的节期和内容自然有所不同。人们或祈雨、或傩舞、或唱戏拜龙王、或龙舟赛、或演习防火,但是,都与雨水有关。分龙节也是毛南族、畲族的传统节日。

江南一带分龙节日期一般都定为农历5月20日。民间传说,进入五月雨水增加,因此小龙要离开老龙分别到各自管辖范围内发号施令,耕云播雨。而小龙不愿离开父母而流泪,因此,这一天多为阴雨天气。

人们还分龙节第二天的雨,称为“分龙雨”。谚语说:“二十分龙廿一雨,石头缝里都是米”,“分龙一日雨,仓中谷满堆”,“分龙日雨谷满仓,分龙无雨吃米糠”,“勤龙三日雨,懒龙当时晴”。这些谚语要表达的都是:分龙雨对于农业收成的重要性!

二、农历五月二十日“水龙会”民俗
“水龙会”的民俗也是源于“分龙节”和“分龙雨”。“分龙节”第二天如果下雨(分龙雨),就预示秋粮丰收;如果不下雨,人们就要组织一次“人工降雨”。因此,在分龙节当天,人们就把所有能抽水、提水、灌水的器具全部集中起来,做好准备。

后来,“水龙会”成为了江南民间的传统消防节日。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前后,藉着祈丰收而集中抽水设备进行“人工降雨”之际,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和水龙演习。每逢此时,当地居民会主动将所有可以抽水、盛水的器具投入演习。

海宁“水龙会”现已列入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每年农历五月二十这一天,海宁市都会举行消防“水龙会”,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抬泵、接吸水管、抛水带等动作,接通水源后,一条条“水龙”如离弦之箭般直冲云霄。数十条“水龙”舞动于天空之间,时而旋转,时而跳跃,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,也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赏。

三、农历五月二十日“龙晒衣”民俗
“龙晒衣”民俗也是源于“分龙节”,传说,这一天是龙晒衣的日子,老百姓不能晒衣服。如果人们穿了“分龙节”这天晒干的衣服,身上就会长“龙甲”。许多网友都认为这个没啥科学依据,其实,还有一种可能,就是一般这两天都在下雨,天气潮湿,如果洗衣服晾晒衣服,就有可能潮气出不去。这样的衣服穿在身上,人就可能的皮肤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