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上寒山石径斜下一句是什么(欣赏杜牧的《山行》)
《山行》唐代杜牧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此诗记述了一次秋日的远山旅行。
诗人秋登寒山,眼中的山林充满诗情画意,故作诗记之。
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的秋之景色,以寒山、石径、白云、人家,以及红于二月花的枫林霜叶,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绚丽的山林秋色图,堪称是一首秋色的赞歌。

“远上寒山石径斜”,第一句说,深秋季节,去登远处的寒山,一条铺满石子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巅。
开头这句写山和上山的路。山是“寒山”,路是“石径”。“远”表现了山路的迢递遥长,“斜”表现了又高又缓的山势。
诗人很精心很巧妙地描画着高峻且平缓的寒山,以及寒山上绵长的山路,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沿着“石径”,引向山头那“白云生处”的人家。
“白云生处有人家”,第二句说,诗人抬头顺着这条蜿蜒的石径向山上望去,看到白云升腾的山巅隐约有居住的人家。
这句写白云和白云生处的人家。“白云”是从山中“生”出来的,可见寒山之高,也使人仿佛看到了白云飘浮下时隐时现的山之秋色。“人家”住在“白云生处”,使人自然想到了那条上山的“石径”。
片片白云虽然遮住了视线,却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。

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,第三句说,停下了马车,是因为太喜爱这枫林的深秋晚景。
“枫林晚”即傍晚时的枫林。
“坐”通常解释为“因为”,不过现在已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,认为“坐”就是它的本意“坐下”。如此的话,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则应解释为:停下马车,坐在山坡上,满怀着喜爱,欣赏着枫林的深秋晚景。
原来,诗人最爱的是深秋傍晚的枫林。
一二句描绘的“寒山石径”和“白云生处”已经让读者感受到诗情画意,甚至如临其境,心向往之了,这句又抛出了枫林晚景,而诗人为此竟然停下了马车,顾不得驱车赶路了。这让人不由得心生疑问:这枫林晚景究竟有多美呢?
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。原来,被深秋寒霜浸染过的枫叶红艳艳的,比二月竞相争艳的花儿还要鲜艳。
此时读到第四句,读者就明白了,结尾这句才是全诗中心,一二两句那疏淡的景致,不过是结尾这句的衬托罢了,甚至第三句也是。
简言之,一二三句是宾,第四句是主。
这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秋色之美的秋之赞歌,体现了诗人的逸兴思致以及豪爽俊拔,令人赏心悦目。
